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11月5日—10日在上海召开。官方发布信息显示,284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参加企业展,数量超过上届。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排名前15的药企巨头首次齐聚进博会。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重要平台,也成为跨国药企争相亮出创新产品的舞台。“进博效应”背后,跨国药企正在持续加码中国市场。
“进博首秀”:多款重磅新品亮相
“进博效应”显著,吸引跨国药企争相展示重磅新品。
全球新冠疫情之下,阿斯利康将带来新冠中和抗体组合药物Evusheld,这一款新冠病毒暴露前预防药物已获得香港卫生署有条件批准,并通过中国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先试区特殊进口审批。
“进博会已经成为众多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介绍,此次进博会上,阿斯利康还将带来在中国市场的首个罕见病药物依库珠单抗(舒立瑞)。同时,阿斯利康还将展示两个肿瘤领域重磅款创新药,包括未获批已备受期待的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Enhertu,用于乳腺癌治疗,以及全球首个新一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Calquence,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和复发难治性成人套细胞淋巴瘤适应症,预计将于2023年在华获批上市。
“过去20年的在华实践,有力证明了中国正逐渐成长为爱德华全球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爱德华生命科学大中华区总经理叶天成介绍,过去两年,得益于进博会的强大溢出效应,爱德华多款产品在中国的审评审批及商业上市速度加速提升。以SAPIEN 3瓣膜为例,自2020年上市以来,已成功落地全国23个省市的70多家植入机构。今年第三次参加进博会的爱德华,带来公司在结构性心脏病和重症监护及手术监测领域的全球旗舰产品,甚至还有数款产品是第一次在进博会展出,如爱德华一款经典产品MITRIS RESILIA二尖瓣生物瓣膜,将借力进博会实现中国首秀,并计划未来引进中国市场。
今年的进博会上,罗氏制药将在1000平方米的展台上,展示近30款全系重磅产品。其中,除了多款已在中国上市的重磅产品,还将带来近10款即将在华上市的全球创新产品,覆盖血液肿瘤、乳腺癌等重大疾病领域。其中,在血液领域产品方面,罗氏带来了多款即将在国内上市的新品。包括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ADC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Polivy,有望革新弥漫大B淋巴瘤(DLBCL)治疗格局。另一款血液罕见病领域的创新药物Crovalimab,有望成为行业内首个早于欧美上市的创新药,实现中国首发,填补中国PNH(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治疗空白。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边欣介绍,公司5年来在进博会上展示了超过30款创新产品和新适应症,其中近一半的解决方案已经进入中国。
进博会上的“回头客”不在少数。赛诺菲明星产品达必妥被称为“进博宝宝”,自2018年首次参展进博会后,得益于进博会“溢出效应”,一路开启“中国速度”,在中国市场不断有新成果落地,目前在中国已覆盖成人、青少年、儿童等群体。今年,FDA批准达必妥用于无法通过外用疗法治疗或得到控制的6个月到5岁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
赛诺菲特药全球事业部中国总经理谢丽娟表示:“得益于进博会强大的溢出效应,‘进博宝宝’达必妥的中国之旅不断彰显‘中国速度’。今年,我们不仅带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婴幼儿适应症,有望实现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的全年龄人群获益,还将携罕见病及罕见血液病领域的革命性产品首秀进博。”据悉,赛诺菲本次参展的另一款重磅新品Cablivi是全球首个获批的纳米抗体药物,也是首个靶向治疗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的药物。据了解,该款药物目前已在欧美获批,本次将在进博会“中国首秀”。另一款首度与中国公众见面的新品是新一代用于治疗庞贝病的酶替代治疗(ERT)药物Nexviazyme,目前已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地获批,并获得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的称号。
加码中国市场,大湾区成热土
“不管是从全球药品市场份额还是从未来增长来看,中国都是跨国药企不容忽视,且需要关注和聚焦的市场。医药准入、医保目录、加速审评审批等方面政策的全面改革,将引领未来中国医药行业的市场趋势,形成一个有创新活力、公司有序的医药生态环境,这也必将给在华跨国药企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王磊指出,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推进外资环境改革上不断深化。例如,中国政府颁布实施新的外商投资法,并缩减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随着深化结构性改革的进行,中国经济的韧性将进一步增强,并保持对外资的吸引力。
得益于中国政策红利及产业基础,阿斯利康正在加快本土化发展。在战略布局上,阿斯利康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国总部,北京、杭州、成都、广州、无锡、青岛为六大区域总部”的全新格局。通过进博会,阿斯利康创新生态圈持续扩容,国际化的健康创新生态圈已初具规模,形成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CCiC)、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三驾“创新马车”。
“阿斯利康的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距离进博会正式开幕刚好一年,目前我们的在华研发管线已有150多个在研项目,其中近90%实现与全球同步研发。预计未来五年内,我们还将有60至65个新药和新适应症在华获批。”王磊告诉记者。
随着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这些都为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持续注入“强心剂”。
进博会前夕,连续五年参展进博会的罗氏宣布对华追加投资近2.5亿元人民币。近三年来,罗氏制药投资超14亿元,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同时,罗氏上海创新中心(RICS)正式升级为罗氏中国创新中心(CICoR),拥有新药研究与早期开发的独立决策权。
跨国药企与本土企业的合作也在加码。据悉,阿斯利康已与药明生物就新冠暴露前预防中和抗体药物本地化生产达成战略合作。与和黄医药共同开发的沃瑞沙,实现了首个在中国本土孵化的全球首创原研药在华率先获批。阿斯利康还通过与本土企业绿叶集团深化合作,获得其自主研发的创新中成药血脂康的独家推广权,助力产品走向国际。
“继去年我们在进博会上和迈瑞医疗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双方已成功将爱德华旗下的FloTrac系列产品集成进入迈瑞BeneVision N系列医疗监护仪,并于近日成功上市。”叶天成介绍,这是爱德华入华20余年来与本土优秀医疗企业迈瑞的首次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占全国GDP12%,拥有多个重点生物产业园,正成为跨国药企加码中国市场的“热土”。
王磊透露,阿斯利康中国南部总部今年9月正式运营,广州iCampus将迎来首批入驻企业,并致力于以诊断、检测为特色,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打造医疗健康集聚区。在广州,阿斯利康和暨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真实世界研究院宣布将共同推动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真实世界研究体系,促进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重点建设“健康湾区”,加强探索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政策落地,在港进口审批、境外采购、进口通关、临床使用等多个环节均有利好。这极大提振了爱德华进一步投资中国的信心和动力,加速了爱德华持续在中国投资的战略步伐。
叶天成介绍,今年7月,爱德华香港公司正式成立,此举是爱德华“大湾区规划”中的里程碑。“我们将进一步开展更多带教培训和临床试验,通过大湾区的协同作用和‘港澳药械通’等利好政策将更多创新产品加速引入中国内地,培训更多世界一流的临床专家赴内地开展手术指导,以进一步满足中国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