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财经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月薪6000在西安算哪个档次的?

商业周刊网 | 2022-06-22 16:10:14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截止目前全国各省均已公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其中, 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60元,同比增长8.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59元,同比增长8.9%。

众所周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个统计概念,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从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了缴纳给国家的各项税费及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余下的收入。这个指标是国民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它虽反映的是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但它标志着居民即期消费能力,即用于消费、投资,购买股票、基金及存款的能力,这个指标增长得越快,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越快,消费能力就越强。同时,它也反映了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水平,若这个指标高于物价指数,表明居民实际生活水平在提高;若低于物价指数,表明人民生活水平在下降。

从一般意义而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结果,是国家统计部门依据一定统计计量模型和进行科学合理的抽样调查得出的结果,无须置疑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笔者所要指出的是,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存在不够全面、科学和合理等缺陷,尤其在城镇居民需支出或被迫支出的扣除因素上仍估计不足,造成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数据高估,导致了这个统计指标背后的真实经济意义被大打折扣。

一方面,城镇居民实际扣减统计范畴过窄,无法真实体现城镇居民实际支出水平,致使统计数据存在“水分”。按国家统计局规定,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了缴纳给国家的各项税费及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余下的收入,仍没有包括城镇居民赡养老人和小孩的支出,家庭教育支出及疾病、人情往来等临时性、意外性支出,自我发展不断学习和参加职业培训支出,尤其是城镇居民为了生存购买住房而不得不支出房贷及其他借贷,这些都是城镇居民被迫无奈的支出,实际都“侵蚀”了居民可支配收入,使现实消费能力被大大削弱。因此,在笔者看来,为进一步体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真实性和可参考性,应考虑增加上述若干城镇居民支出项,以便扣减城镇居民实际支出总额,从而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进一步下降并接近真实水平,让国家在制定刺激消费政策时更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过于粗糙,难以真实反映同一经济地区及不同经济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致使统计数据“参考”作用被打折扣。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是按省(市区)统一公布数据,而一个省内甚至相同经济区域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为消费水平、消费习惯、消费环境等因素,实际存在较大差距;尤其不同省份之间的总数据看上去差距不大,但考虑城镇居民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购房、学习教育等价格差异,不同经济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就有天壤之别,造成不少落后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被增长现象,使统计数据缺乏宏观整体说明力。因此,在笔者看来,今后在统计和公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应更加细化,至少应增加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一般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等三大类统计指标,然后再增设高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等三小类统计数据。如此,则能在宏观层面上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各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真实水平,从而让国家制定有所区别的、灵活的刺激消费政策,不断提振内需,真正释放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潜能。

“在西安,管吃管住6000差不多,如果不管吃不管住,那就得10000以上,我说的只是最低要求,这算偏中下的档次。”

标签: 全国居民人均 统计概念 城镇居民 实际增长水平

  • 标签:全国居民人均,统计概念,城镇居民,实际增长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