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财经 >

鹰瞳科技半年营收4948万超去年全年 紧抓医疗AI风口频获资本融资

长江商报 | 2021-11-15 13:46:07

鹰瞳科技在港上市,正式成为“医疗AI第一股”。

北京鹰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鹰瞳科技”,02251.HK))近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75.1港元/股,本次港股上市净筹资金15.66亿港元,其市值也随之超过70亿港元。

鹰瞳科技定位于“普惠”性质,通过视网膜影像、多模态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其在辅助诊断及相关健康风险评估方面的业务,正在医疗机构和大健康场景中加速落地。

财报显示,2019年和2020年,鹰瞳科技的收入分别为3042万元和4767万元(人民币,下同),2021年上半年收入则同比增加659.9%至4948万元,收入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3亿元,以76.7%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0年增至923亿元。

鹰瞳科技抓住了AI医疗风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过去两年其研发投入分别达到4121.2万元、4230.9万元,2021年上半年相关投入更增至2400.5万元,同比增幅39.3%。

紧抓医疗AI风口频获资本融资

鹰瞳科技成立于2015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截至2020年1月底,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均设立子公司及研发中心。主营业务为通过视网膜影像、多模态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为客户提供早期检测、辅助诊断与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以实现在医疗机构和大健康供应商中对慢性病的无创、准确、快速、有效且可扩展的检测与诊断。

鹰瞳科技成立至今共获得8轮融资,股东团成员有平安医疗科技、复星集团、搜狗信息、礼来亚洲基金(LAV)、清池资本等;基石投资者有CloudAlpha、广发基金、常春藤、清池资本等。

业务方面,据招股书显示,鹰瞳科技拥有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包括用于检测及辅助诊断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软件(SaMD)、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和独有硬件设备。

2019年-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041.5万元、4767.2万元、4947.7万元。其中,来自核心产品Airdoc-AIFUNDUS(1.0)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1.8%、89.9%、86.1%;硬件设备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10.97%、7.01%、12.13%。

从增速情况来看,鹰瞳科技2020年收入相较于2019年同比增长57%,2021年上半年收入规模已超过2020年全年的收入水平,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随着营收体量的扩大,其毛利率也从2019年的53%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64.1%,盈利能力显著拔高。

随着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加之政策的支持,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在近几年的投资热潮中已然站上风口。今年以来,科亚医疗、鹰瞳科技、推想医疗、数坤科技已先后启动上市流程。

在众多医疗领域中,医疗影像人工智能作为普惠性诊疗技术前景较为管阔。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市场预计将从2020年的3亿元增至2030年的9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6.7%。具体到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细分市场,又具有“领头羊”特征,预计2019年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71.0%。

与传统医学影像相比,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能够提供无创、准确、快速、有效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以检测、诊断疾病和评估风险,满足全人群用户不同的医疗健康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国内AI+医疗领域共发生89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总计达到175亿元人民币,其中医学影像约占总融资数的1/3。

从企业总量来看,目前,我国有2万多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医疗影像、医学影像”的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相关企业,超5成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内。

在招股书中,鹰瞳科技提到面临来自其他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公司及潜在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同时称,若其竞争对手的产品比自身的产品更有效、便利或实惠,都会对其商机及经营业绩受到影响。

普惠性医疗AI商业化进程提速

为了可持续发展,鹰瞳科技在技术研发上不断打磨和创新。招股书显示,2019年和2020年,鹰瞳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4121.2万元、4230.9万元,分别占收入的135%、88.8%。

研发的重金投入,直接影响着公司的营收。正如鹰瞳科技在招股书中所说:“我们将很大部分精力及财务资源投入到现有产品组合的开发,能否从经营活动中获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组合可否成功商业化。”

商业化方面。2020年鹰瞳科技的客户数量为85名,较2019年的46名增加接近一倍。2019年和2020年,鹰瞳科技的收入分别为3042万元和4767万元,2021年上半年的收入则从2020年同期的651万元增加659.9%至4948万元。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年龄相关性眼病、代谢相关性眼病正日益凸显,已成为中国当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青光眼、老年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等患病比率不断上升。

与持续攀升的患病率截然相反的是,我国的医生资源严重短缺,约有20%县级医院尚未设立眼科门诊。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4.48万余名眼科医师,且大部分眼科医生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专业医生,尤其是眼底病医生特别匮乏。

针对医疗供需不平等的问题,通过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将医疗技术自动化,利用无创、精准的医疗AI技术,让每个人都可操作使用,或可解决医患供需分配不均的问题。

鹰瞳科技紧抓医疗AI风口,2016年,鹰瞳科技确定发展方向,基于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识别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的公司。目前,鹰瞳科技已拥有三个核心产品,可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此外,鹰瞳科技还自称拥有一条产品管线,涵盖其他针对青光眼、白内障等七款SaMD与健康风险评估解决方案,社区诊所、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药房等多种大健康服务都是应用场景。

受益于医疗AI的普惠性质,截至目前,鹰瞳科技的产品已覆盖超过950家视光网点、400多家等级医院、28个省份区域内保险机构及140家体检中心。招股书显示,2019年及2020年,人工智能软件解决方案为鹰瞳科技贡献的收入分别达到2185万元及4285万元,占比分别为71.8%和89.9%,2021上半年,该项收入同比2020年的596万元增长615%至4260万元。

11月9日,鹰瞳科技的核心产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软件(“SaMD”)Airdoc-AIFUNDUS(2.0)已于日前获得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各试验中心伦理审查批件,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作为鹰瞳科技旗下辅助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创新型SaMD产品,Airdoc-AIFUNDUS(1.0)已于去年8月份获得国家药监局颁发的国内首张眼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三类证。

作为“AI医疗四小龙”之一的鹰瞳科技,且率先拿下了“眼科诊断第一证”,需加强医院AI影像应用场景;同时院外健康服务市场的前景更为广阔,更容易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正如鹰瞳科技D轮投资方清池资本所分析的,“随着人工智能医疗诊断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疾病早筛早诊将迎来变革性的高效普惠时代。”因此,鹰瞳科技IPO之后要持续强化的,无疑是在高效、普惠背景下AI医疗服务商的应用前景,并且持之以恒。

  • 标签:鹰瞳科技,在港上市,,医疗AI,科技发展

媒体焦点